近期,各地相應出臺關于完善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門診共濟保障機制的通知,很多人不清楚職工醫保門診共濟保障是什么意思?各地有什么政策?下面一起詳細了解一下。
一、職工醫保門診共濟保障是什么意思?
指職工醫保參保人的門診費用以前主要通過“個人賬戶”的方式來保障,現在是通過“共濟保障”,也就是統籌來報銷。
二、門診共濟各地有什么政策?
1、日照市
自2023年起,參保職工在符合開展門診共濟保障條件的定點醫療機構發生的普通門診合規費用,納入門診統籌基金支付范圍,一級及以下、二級、三級醫療機構的起付標準分別為:在職職工300元、400元、500元,退休職工200元、300元、400元。報銷比例一級及以下、二級、三級醫療機構分別為:在職職工80%、70%、60%,退休職工85%、75%、65%。年度基金最高支付限額為2000元。
2、四川南充
建立普通門診費用統籌保障,將門診治療發生的政策范圍內費用納入報銷。此項保障覆蓋職工醫保全體參保人員,按年度設起付線和支付限額。
3、綿陽市
建立普通門診費用統籌保障。調整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結構后,增加的統籌基金主要用于增強門診共濟保障,提高參保人員門診費用統籌保障水平。
4、蘭州市
2023年1月1日起,蘭州市正式實施職工基本醫保門診共濟政策。一是建立職工門診報銷制度,將普通門診納入醫保報銷范圍,解決保障功能不足的問題。二是建立職工個人賬戶共濟制度,職工本人的個人賬戶可共濟給配偶、父母、子女,支付他們的醫藥費,盤活個人賬戶沉淀基金,解決共濟性不夠的問題。